国产化系统改造指的是把国际上通用的Windows或者Unix操作系统替换成国产的操作系统,这对信息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我国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系统中,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性软件国产化程度普遍较低。金融行业作为重点行业,其应用系统自主化已成为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问题。金融行业因其特殊性,成为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国产化的“桥头堡”,并已开始有序推进。
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服务器用芯片和存储器模块等计算机基础元器件,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突破核心技术,补齐发展短板。
服务器芯片目前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国外企业,存储器模块也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虽然国产存储器模块(含闪存存储器)在技术上已完成突破,但国外存储器模块长达8—10年的专利申请及市场应用优势已形成市场垄断,国内企业还无法撼动其市场地位。
电子元器件是计算机基础元器件,服务器等计算机基础元器件的国产化推进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服务器等计算机相关产业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和发展进程。
在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领域,金融行业因其特殊性很早就开始探索基础软件自主可控。工信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推动金融自主可控安全体系建设。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范(2020-2021年)》,旨在加速我国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发展,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文件的第九部分“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提出,探索开展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交叉认证和标准化规范化等。
金融行业对基础软件自主可控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果。新开发的系统多数都采用国产化架构,即从原来的x86架构转向国产ARM架构。其中,飞腾处理器和麒麟操作系统是当前国内金融行业应用最多的国产化处理器和操作系统。